两个“小海归”

潘祖善

去年在美国探亲时,我们就决定,要邀请外孙女和孙女在暑假期间回国,以便她们认知本民族的文化。按照外事接待惯例,在国内费用由我们承担,并在此期间带领她们去苏、杭、北京旅游。果然,两个小家伙如期抵达了,家人都称她们为“小海归”。简称则为大归和小归。其实,她们一个十一岁,一个十岁。

大归家住纽约附近,已上到中文学校八年级,颇有“文化底蕴”,能读简单中文信件,也知道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”小归却几近中文文盲,在火车上上厕所,不识“有人”“无人”,只知辨认字体的红色和绿色。但她知道长城,知道北京有紫禁城。

小归爱吃,胃口奇佳,每当她低着头狼吞虎咽时毫不客气,吃得胖乎乎的。她已自知胖女孩不美,但在美食面前绝对控制不住自己。大归正跟小归相反,在家一顿饭可以吃一个多钟头,她妈气得没办法,总是一只定时器,一管尺放在旁边。超过规定时间,轻则罚款:第一个五分钟每超过一分钟,罚一美元;之后,每超过一分钟罚十美元。往往弄得大归破产。重则还要戒尺伺候。

带她们到了“王家沙”,小归吃得摇头晃脑,大归只吃了几只馄饨,两只蟹粉小笼。但是大归的能量转化效率特高,她的各种运动都有很好的成绩。小归却稍一走路,就愁眉苦脸,要坐出租车。大归在颐和园万寿山,轻如燕、连跑带跳,冲在前面,为她录像的姨公公没法跟上,真不知她吃这么点东西哪来这么多力气?

大归还记得我曾对她们讲过的岳飞故事,这次身历岳庙,激动不已,问我可以向秦桧、王氏等人吐唾沫吗?在灵隐寺,大归拜了一个菩萨,还要拜别的菩萨。问她为什么?她说没有拜到的菩萨会生气的。我们只得对她说:菩萨量大福大,不会耍小心眼。大归颇有审美情趣,已能领略西湖美景,一定要在西湖边上多坐一会。小归毕竟低了一个层次,兴趣不在于山水之间,却喜欢在太湖边上捉鱼,在长城脚下坐轿子,在白塔下面穿格格的戏装拍照、甚至还在静安公园小池中捉蝌蚪。特别是轿夫们的吆喝声,笑得她煞不了车。

大归看过《还珠格格》的录像,她说得出坤宁宫是皇后住过的地方,甚至还知道在“光明正大”匾后藏着新皇帝的名字。但小归也有突出的地方,她是个阿庆嫂式的人物,眼观六路,耳听八处,每在一家饭店吃饭,她喜欢去上下左右兜一兜,然后告诉我洗手间在哪里,大堂有什么新闻。火车车厢里的窗拉不上去,我正在揣摩,小归就叫“爷爷,你看那个东西(梢子)!”原来她看到别的窗上的梢子的位置向上。果然,转了一下位置,窗就可以拉上去了。

大归不小心把别人的玻璃杯敲碎了,我们叫她向人家道歉,小归急忙对人说:“对不起,我姐姐不小心把你的瓶敲碎了。”并毫不犹豫地在她的小包中摸出二十元私蓄要赔给人家。我们也打招呼:“两个小家伙太调皮,她们……”,小归急着说:“不是她们,是她!”

终于,小“海归”要回去了,她们依依不舍,留恋中国许多好玩的地方,好吃的东西,好看的衣服。她们惊奇地发现,在中国有这么多人这样热烈的爱着她们,欢迎她们的归来。她们说,明年还要再来呢!